描述
1.归属与分布:砖红土分布于北纬22°以南,海拔200m以下的侵蚀台地、平原及山前低丘地带,共有面积91373亩,占砖红壤土类总面积的2.4%,其中合浦县82219亩,钦州市9154亩。
分布和地形地貌
砖红土分布于北纬22°以南,海拔200m以下的侵蚀台地、平原及山前低丘地带
主要性状
砖红土的母质为第四纪红土,属热带土壤,土体深厚,层次分化明显,剖面构型为A-B-C.型。以红棕色为主,从表土层向下逐渐出现锈红色铁锰淀积斑纹,底土层有明显的红白网纹,质地偏粘,为重壤至轻粘土,粘粒从上到下略有增加。盐基淋溶强烈,pH4.0-5.5,酸性至强酸性,土壤有机质含量低,氮、磷、钾等养分均较缺乏
土壤障碍因子
自然植被遭受严重破坏,有机质含量很低,矿质养分淋溶流失,土壤瘦瘠,
生产性能
砖红土所处地形多为台地、低缓丘,土体深厚,水热条件好,但自然植被遭受严重破坏,有机质含量很低,矿质养分淋溶流失,土壤瘦瘠,目前多为稀疏松树及杂草等。合浦县50年代曾引种橡胶,由于受风、旱、瘠、寒等危害而失败。60年代,采取造梯地、开深坑或壕沟、压青盖草等措施,橡胶种植成功,为开发利用砖红土提供了经验。今后利用这类土壤,宜种植松、桉、木麻王等耐旱耐瘦瘠的树种,低平地带可种果树或橡胶树等。
典型剖面景观
典型剖面采集地点 |
典型剖面母质 |
典型剖面地点年均温 |
典型剖面年降水 |
详细 |
典型剖面发生层
发生层名称 |
发生层序号 |
发生层厚度(cm) |
发生层质地 |
详细 |
典型剖面理化性质
发生层次名称 |
发生层序号 |
层次相对厚度(cm) |
有机质(g.kg-1) |
详细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