详细信息
县市
长海
省份
辽宁
土种名称
荒粘淤土
土类名称
草甸土
亚类名称
草甸土
俗名
粘质草甸土
描述
分布和地形地貌
该土种主要分布在沈阳市的于洪区和新城子区,鞍山市的海城县,大连市的长海县和辽阳市的灯塔县等。所处地形部位为河流两岸地势较低的冲积平原,现为非耕作土壤。其面积为45.5万亩,占全省土壤总面积的0.22%。
面积(公顷)
30333.333333
面积(万亩)
45.5
母质
粘质冲积物
剖面构型
有效土体深度
主要性状
荒粘淤土发育于粘质冲积物上,现长有草甸植被,成土过程为草甸化过程,地下水位较高,一般在1.0米左右。发生层次包括腐殖质层和锈色斑纹层。腐殖质层深厚,厚度30到40厘米,平均为35厘米,质地多为壤质粘土,粒块状或块状结构,颜色较深,为灰棕、棕、棕灰色,并向下逐渐过渡。锈色斑纹层出现部位较浅,据统计,平均出现在44厘米,质地同于腐殖质层,颜色多为灰黄、黄色,块状、大块状结构,结构体表面有大量棕色或红综色锈纹绣斑及铁锰结核。
土壤障碍因子
生产性能
1.生产性能: 目前,该土种多生长着小叶樟、苔草、三棱草、羊草、狼尾草等草甸草本植物,长势较茂盛,一般年产草量在2000公斤/亩左右。该土多处低洼地地边零散部位,通体质地粘重,地下水位较高,土冷凉,受涝害。虽然土壤保肥性能较好,但通气透水性极差。 2.改良利用: 对地势较低洼的地块,一般不宜开恳为农田。对这部分土壤,可就其地势引水养鱼,发展淡水养殖。鱼池的大小不定,主要依据地块的大小,但不宜过大,一般在30平方米左右,以便于管理;对地势较平坦的地块,可以开垦为农田或种植牧草发展畜牧业。开垦农田后,应进行必要的工程建设,如挖排水沟、修台、条田等,以降低地下水位。同时增施热性有机 肥,提高地温,改善表层结构。
土地利用
典型剖面景观
典型剖面采集地点 高程 典型剖面地点年均温(℃) 典型剖面年降水 详细

典型剖面发生层
发生层名称 发生层序号 发生层厚度(cm) 发生层质地 详细

典型剖面理化性质
发生层次名称 发生层序号 层次相对厚度(cm) 有机质(g.kg-1) 详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