描述
1. 归属与分布 灰粘红土,属红壤亚类灰红土土属。分布于湖南省郴州、常德、娄底
、邵阳等地(市)的低山、丘陵地带。面积426.9万亩。
2. 主要性状 该土种母质为石灰岩风化物。剖面为A—B型。土体厚,均为粘土,<0.02
mm土粒含量78—86%,细而均一。除A层颜色稍暗多为亮棕至黄棕色外,B层多为亮红棕色,
红色率8.0,块状结构,紧实,有暗棕色铁锰斑块淀积,部分土体底部有红黄交错网纹及石
灰岩碎岩块。土壤pH4.2—5.6,呈酸性至强酸性,A层盐基饱和度稍高,B层在15%以下。据2
10个农化样分析结果统计:有机质含量1.81%,全氮0.092%,全磷0.028%,全钾1.48%,速效
磷3ppm,速效钾43ppm;土壤有效微量元素铜1.02ppm,锌0.87ppm,铁20.8ppm,锰120.1pp
m,硼0.38ppm,钼0.23ppm。锌、硼、钼缺。
3. 典型剖面
采自新邵县小圹乡尧家村低山坡地。海拔240m。母质为石灰岩残坡积物。年均温17.1℃,年降水
量1327.5mm,≥10℃积温5315℃,无霜期281天。
A层:0—9cm,黄棕色(干,10YR5/8),粘土,块状结构,紧实度3.63kg/cm3,根多,pH
4.2。
B1层:9—68cm,亮红棕色(干,5YR5/8),粘土,块状结构,紧实度11.46kg/cm3,有中
量铁锰斑,根系少,pH4.2。
B2层:68—100cm,亮红棕色(干,5YR5/8),粘土,块状结构,紧实度19.95kg/cm3,无
根,pH4.4。
4. 生产性能综述 该土种土体干燥,紧实,各项养分含量中等偏低,部分地区植被破
坏严重。但土壤生产潜力较大,在湘中、湘南低山区属大面积油茶林基地,当地油茶高产的
措施:①挖山垦复。做到冬春深,夏季浅,疏林深,密林浅,树冠外深,树冠内浅,筑成外
高内低的反向坡土,并内坡开沟,外坡作埂,梯两端挖排水沟和蓄水沉沙池等;②林内间种
大豆、花生等作物,熟化土壤,增加收入;③补植稀林,每亩达60—70株;④补施磷肥,减
少落花落果。
主要性状
土体厚,均为粘土,<0.02mm土粒含量78—86%,细而均一。除A层颜色稍暗多为亮棕至黄棕色外,B层多为亮红棕色,红色率8.0,块状结构,紧实,有暗棕色铁锰斑块淀积,部分土体底部有红黄交错网纹及石灰岩碎岩块。土壤pH4.2—5.6,呈酸性至强酸性,A层盐基饱和度稍高,B层在15%以下。
生产性能
该土种土体干燥,紧实,各项养分含量中等偏低,部分地区植被破坏严重。但土壤生产潜力较大,在湘中、湘南低山区属大面积油茶林基地
典型剖面景观
典型剖面采集地点 |
典型剖面高程 |
典型剖面地点年均温 |
典型剖面年降水(mm) |
详细 |
典型剖面理化性质
土种名称 |
发生层次名称 |
发生层序号 |
层次相对厚度(cm) |
质地 |
详细 |